EDA是芯片行业的“工业母机”。EDA是服务于芯片从设计到封测全流程的工业软件,是半导体行业的最上游。随着摩尔定律的不断演进,现代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最高可达百亿级别,EDA已经成为芯片设计必不可少的工具。根据有关数据,2020年全球EDA市场规模仅有几十亿美元,但却撬动全球数十万亿美元的数字经济,因此,EDA是半导体行业名副其实的“工业母机”。

1、EDA国产化率极低,国产化势在必行。

EDA战略地位如此重要,但2019年我国EDA国产化率仅为10%,85%的市场被全球 EDA 三大巨头占据。2018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作为关键基础软件,EDA国产化势在必行。

2、海外EDA产品矩阵更全。

从EDA产品矩阵的完整度来看,根据测算,EDA工具链大约有40个细分领域,国内厂商尚未如国际三大家一样实现EDA全流程、全细分领域的覆盖。国产EDA龙头也仅能够实现模拟芯片设计和平板设计全流程覆盖,覆盖率约为40%,其他国产EDA厂商产品多为点工具,尚不能为客户提供全流程产品服务。

3、海外EDA产品支持的先进工艺更高。

从EDA产品的技术先进性看,国际三大巨头产品能支持的最先进工艺已经达到2nm,而国内厂商尚不能,或者仅有部分产品支持最先进的工艺制程。

4、海外EDA产品客户黏性更高。

从20世纪70年代,软件被用于辅助芯片设计算起,国外EDA产业已经发展近50年。国产EDA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曾经一度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熊猫”EDA工具,但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外EDA巨头进入中国市场,“造不如买”的思潮下,国产EDA产业陷入了十几年的沉寂,直到2008年国家“核高基”项目将EDA列入其中,国产EDA产业才重新焕发生机。而此时,海外EDA巨头已经连续蓬勃发展50年,先发优势明显。

国产EDA与三大巨头的差距不仅是软件本身呈现出来的数据的准确性和使用习惯界面,还体现在产品在整个行业内的认知和接受度。当客户使用国产EDA跑出数据与国际巨头EDA工具不一致时,甚至需要国产厂商对结果进行解释。

虽然,国产EDA与海外仍有差距,但我国近年来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对EDA行业的扶持。从2008年EDA入选国家“核高基”项目开始,国家开始颁布一系列政策支持国产EDA的发展。2016年,国家陆续出台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重点布局事项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2019年,国家再次对集成电路设计领域进行了税收优惠,随后开展了2019-2022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资本端,资本市场开始关注国产EDA行业。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注意到国产EDA行业的重要性,开始投资国产EDA初创公司,助力国产EDA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