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建数据交易所、培育5000家“专精特新”企业……未来五年,上海先进制造业要干这些大事

9月9日,上海市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

为使上海在高端产业重点领域从国际“跟跑”向“并跑”“领跑”迈进,《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从“跟跑”向“领跑”迈进

《规划》明确,以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为主线,到2025年,产业基础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端产业重点领域从国际“跟跑”向“并跑”“领跑”迈进,协同长三角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打造成为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的高端制造业增长极和全球卓越制造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规划》还从经济密度、创新浓度、品牌显示度、数字化转型等4个维度,提出了18项具体指标。比如,保持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夯实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化突破数量达到300项,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工业投资规模累计达到8500亿元左右,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5200亿元以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要力争实现规模倍增;培育品牌引领示范企业200家,打响“上海制造”的名企品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000家左右,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左右,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0家左右;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提高100台/万人,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等。

筹建数据交易所、培育5000家“专精特新”企业……未来五年,上海先进制造业要干这些大事

来源:《规划》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表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事关上海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吴清表示,当前正在推动数据综合立法,筹建数据交易所,打造工业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推动工业算法、工业软件创新发展,促进数据赋能制造业。

在发展重点上,《规划》提出构建“3+6”的新型产业体系。

一是发挥三大先导产业引领作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要加快落实三个“上海方案”,协同长三角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三大先导产业实现规模倍增。

二是着力打造六大高端产业集群,发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推动制造向服务延伸,加强产业细分领域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此外,上海将前瞻布局下一代通信、类脑智能、新型生物制造、氢能高效利用、深海空天开发等未来产业;积极发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研发和设计服务、产业电商等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到202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三分之二,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实施“千项万亿”招商计划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强化项目投资牵引,持续实施“千项万亿”招商计划,力争工业投资规模累计达到8500亿元左右。

上海将强化招商引资统筹,进一步完善市区投资促进工作网络,加强招商引资工作队伍建设,创新平台招商、场景招商、价值链招商、线上线下招商等精准招商模式,持续完善重大产业项目协调推进机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优化产业投资结构,瞄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加快引进建设产业能级高、产业链带动性强、社会效益好的重大产业项目,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规模,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规划》提出,加大技术改造焕新力度,以高端、智能、绿色为导向,持续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改善产品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十四五”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5200亿元以上。

为完成上述目标,上海将从多方面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首先,持续加强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建设,围绕企业需求,在招商、规划、土地、建设、施工、验收等全流程和各环节,加大改革创新突破力度。

其次,提高重大产业项目涉及的规划、环评、用地等审批和服务效率,建立全链条服务体系,制定项目服务清单和政策包,在融资对接、上下游配套、基础设施、后勤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重大产业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再次,聚焦重大产业项目的产业链配套关键环节,吸引一批配套项目落地,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集聚的良好生态。

《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将推进建设100个以上产业能级高、产业链带动性强、社会效益好的重大产业项目。

培育5000家左右“专精特新”企业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着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实施企业梯队培育计划,建设卓越制造企业群体,并提出对于世界级领先企业、链主企业、硬核科技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不同企业群体的发展目标。

做强世界级领军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和政策,支持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用户流量、商业模式的领军企业,力争新增1-2家制造业世界500强企业。

做优链主企业,支持占据产业链价值链关键环节的企业,优化整合生产、供需等上下游环节,提升在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和掌控力。

做大硬核科技企业,支持创新企业加强硬核技术攻关,提升企业品牌和综合竞争力,实施民营经济百强计划,加快培育一批竞争优势突出、品牌影响力大、发展潜力强的民营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支持创新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做精“专精特新”企业,引导中小企业长期专注细分领域的研发制造、工艺改进和市场拓展,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强产品质量提升和企业品牌培育;鼓励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在设计研发、生产配套、企业管理等方面相互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近期市场较为关注的“专精特新”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也提出了发展任务。

其中提到,上海将坚持培优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分层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道路,增强核心竞争力,围绕产业基础领域和制造业重点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到2025年,滚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000家左右,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左右,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0家左右。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