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企业隐藏尖端技术,很多行业“隐形冠军”,这才是工匠精神
日本有很多小型的作坊式企业
员工不过百
有的只有十几名甚至几名员工
就是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
却是很多行业里的“隐形冠军”
拥有着世界上领先的技术
是它们,在默默无闻中
撑起了日本制造的发展
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其中的四家日本小企业:小林研业、木村制作所、哈德洛克(HardLock)工业株式会社以及北岛绞制作所。
小林研业
小林研业位于新瀉县燕市的一片田地之间,企业厂房是一间不起眼甚至有点破败的老房子。
在这面积不到50平方的建筑内,小林研业仅有的五位匠人为苹果公司的iPod加工了数百万个镜面背板。
要知道,苹果公司的订单要求向来都十分严格:质检员会在指定的荧光灯下检查,如果里面反射的荧光灯线有一条歪的,就算是残次品。并且,10件产品内有三件不合格,就全部退回。
△ 小林研业社长小林一夫
但就是在这样严格的要求之下,小林研业在两个月的约定时间内提前一周完成订单,即便是返品,也在重新打磨后全部验收合格。四年间,小林研业共抛光了250万个iPod镜面背板。最快的时候,包含小林研业社长小林一夫在内的5个人每个月能生产3~4万个背板。
木村制作所
木村制作所成立于1969年,一直从事机床、工业机械和光学设备相关零件的研发生产。
尽管企业只有30名员工,但是木村制作所的研究领域涉及主轴加工技术、精密加工技术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等多个方面。
△ 超精密非球面加工
除此之外,木村制作所还是三菱重工、川崎重工、松下公司、住友理工等大型企业合作的供应商,专门从事车削、铣削、加工中心、数控切削加工到内外圆磨削、平面磨削、精加工的一条龙零部件加工及组装。
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
(HardLock)
也许,你没有听说过哈德洛克(HardLock)工业株式会社,但你一定听说过“永不松动的螺母”。没错,日本的高速铁路“新干线”上使用的永不松动的螺母就是来自于这家公司。
哈德洛克工业是一家只有45名员工的日本小厂,社长若林克彦早在1961年就发明了不会回转的U螺母。
哈德洛克工业曾在自己的官网上详细介绍了螺母的原理结构。虽然吸引了很多模仿者,但成功者几乎没有。
△ 楔子与锤子二合一的螺母
究其原因,哈德洛克工业表示,公司常年积累的独特的技术和诀窍,对不同的尺寸和材质有不同的对应偏芯量,这正是HardLock螺母无法被模仿的关键所在。
北岛绞制作所
北岛绞制作所的主营业务是各种金属板塑性加工的旋压、冲压、特殊形状成型,公司员工只有20名。
在“旋压”这种金属成型工艺上,北岛绞制作所堪称日本一流。他们擅长于诸如美国的飞机、人造地球卫星的零件、日本H2火箭的顶端部件等没有尖端技术就无法制造的特殊的金属成型,而且制造这些靠的不是机械设备,而是工匠们的手艺。
北岛绞制作所对工匠的手艺要求非常严格。在北岛绞制作所如果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必须从金属的声音上判断出成型的状态,这需要大约十年时间。
北岛绞制作所专务董事北岛贵弘还表示,如果成为熟练工匠后,那么哪怕0.05毫米之差,也可以感觉出来。
其实在日本
这样的中小企业
遍布各行各业
而在全球成立超过200年的企业中
日本企业占了56%
为何日本企业如此”长寿“?
日本
匠人文化
“匠人文化”源自于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那时候匠人亦称为职人,指专注于手工艺制作行业的劳动者。这部分的手工劳动者普遍持有“精益求精且极其认真的工作精神”,因此“匠人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促使日本走向繁荣与发达。
如今手工制品逐渐被机械制造所替代,但消费者对品位的追求却从“大众所趋”转向“独特精益”,沉淀至今的“匠人文化”非但没有退出历史浪潮,反而越来越受到世人重视。日企中至今还流传着一句话“如果花一个小时能够做完这件事,那么花两个小时做得更好”。
何 谓
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就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探究规律、追求完美、注重细节、坚持不懈的意志力,是一种做正确的事和把事情做正确的科学精神。
△ 对于出版一本图书的极致追求
“做到了极致,成为匠人”,这是对工匠精神最完美的诠释。
在追求规模效益的现代社会
以工匠精神专注技术领域的探索
实属难得!而这样的坚持
也为这些看似”小“的企业
提供了更”大“的机会
像日本小作坊式企业的成功事例
就值得我们学习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