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产卫星生产线获“2021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0日讯(记者吴曈)12月8日,在南京举办的“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空间工程公司和航天云网联合申报的“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项目成功获评“2021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这一项目在武汉诞生。
近年来,空间工程公司聚焦卫星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相融合的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以满足低轨卫星星座快速生产与快速部署需求为任务牵引,完成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建设,并打造了以“柔性智能化、数字孪生、云制造”为主要特点的国内首条小卫星柔性智能批量生产线,着力提升小卫星智能制造能力。
据介绍,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面向1吨以下小卫星规模化生产需求,以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为导向,建设了“18类硬件系统、6大软件”,涵盖仓储与物流、智能部装、总装、测试与试验等多个分系统,能够实现卫星从零部组件入库到整星下线的全部生产流程。
目前,该产线已承担了3个型号共7颗卫星的生产任务,联合航天云网,承担科技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等预研项目27个,共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1项,申报专利数十项。产线项目成果将提供卫星智能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协助国内卫星研制企业进行卫星生产线建设,统筹形成柔性、兼容、协同的卫星生产能力。
与此同时,该项目技术成果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军工、民用产品,有效提升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全方位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空间工程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制造模式转型升级,构建卫星智能制造新范式,助力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推动航天产品生产智能化转型升级,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维护空间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据介绍,航天科工集团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火箭产业园已具备年产20发固体火箭的能力。航天科工集团相关负责人说,2022年航天科工集团将力争实现12颗以上卫星研制并发射入轨,面向应急监测、气象预报等多领域提供卫星数据定制化服务。“十四五”期间,有望逐步达成每年执行10次左右商业航天发射任务的目标。
【编辑:冀杰】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