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为什么先进制造是未来10年最确定的领域

2021年我们深刻感受到资本市场的残酷性,当下只有看清大势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所以我们就希望能在VC股权投资市场找到一些预期中的东西,所谓的“确定性”。接下来我把一些确定性的东西分享给大家。


工业是经济命脉

上篇文章提到工业的重要性,工业占我们国家GDP的比重在30%以上,2021年工业增加值超过32万亿人民币,可以说工业是国家的命脉与支柱。从国务院2015年发布《中国制造2025》开始,工业强国思路就在不断推进中,但从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显著的加速(加速是指政策、资本与社会资源等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是真正从疫情时期开始的,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其实也是先进制造业真正加速的元年,今年在地缘政治及全球纷争格局下迎来更加明确的发展机会。


工业实力决定了一个经济体实力的上限,有人会说应该是高科技水平、互联网实力来决定的吧?但其实很多高科技归根结底还是要在工业领域得到应用,我认为未来大型互联网平台必须将自身在数据、研发上的优势反哺到工业中通过软硬一体解决方案来形成工业与消费之间的闭环,这应该是这些互联网大厂们必须要走的路径,而不是走平台垄断模式最后赚羊毛出在猪身上的钱。工业绝不能泛泛而谈,我国在联合国产业分类中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都都有明确业务,这与过去几十年Made in China规模壮大是密不可分的,但经济质量的高低不是以规模总量来判定的,如果从产品附加值、知识产权价值、技术附加值等角度来看,我们与发达国家有着几十年的差距,发达国家更重视的工业上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从人才角度来看,我们国家产业工人更多是赚加班的辛苦钱而不是赚手艺或工艺的钱,工作经验并没有转化成应得到的技能价值,产业工人不管是在工资还是综合能力上都明显与新产业有很大差距。


高端工业设备和工业上层软件是基础

工业简单来分包括机械制造、汽车、医药和3C电子信息这4大类。机械制造中又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气和器材、仪器仪表等,机械制造尤其是设备本体领先性是重要判断指标,因为设备都是通过集成商或自身应用到下游制造行业中,设备越先进,自动化水平越高,简答的说反馈到下游产线应用上就会使得生产效率越高,产品技术含量越高,但真正到产业中各环节复杂度非常高,但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现在说的自动化产线,柔性产线本质上也是将各类系统与各类先进设备组合在一起形成个性化规模生产能力,例如过去可能小单企业都不愿意接, 但在柔性生产中这一切都变的容易。当然柔性生产的目标不是为了追求个性化,而是追求高效生产和贴近市场的规模化生产。机械制造的核心是工业设计软件,包括CAD、CAE以及CAM,在国家战略层面这必须要自主化攻克,国内目前有一些愿意投入这块长期耕耘的公司崭露头角,先进设备制造本身也需要更先进的工业母机,如高强度与高精度的五轴数控机床,数控机床里包括控制软件、操作软件以及高质量的刀具等,这些都是需要大力投入的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度自动化的产线离不开高敏感性且能适应复杂场景的工业传感器,这是基础数据层级的关键元器件,但这方面我们大部分都是依赖于美国和德日的产品,其实在工业很多关键节点我们都远远落后,这里不一一举例。


未来展望

目前我们乐观的看到国内一些上市公司或创业公司都在朝着这些方向努力,例如从工业母机到工业机器人本身,我们都在不断基于国内需求场景去打磨自身设备,很多人跨界到工业设备领域去真正做一些硬科技的研发工作,这与我们国家政策倾向以及资本真正投向实业有很大的关系。我理解一带一路不是为了输出的我们生产的商品,而是真正输出我们有自主知识产权领先的工业产品。过去我们自豪的说我们互联网赶超欧美,那么我们肯定能看到到十三五的时候我们国家工业的真正强大。


(注:笔者为硬科技与工业自动化领域投资人)

转发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