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首颗汉产卫星!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首颗卫星下线

来了!首颗汉产卫星!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首颗卫星下线

经过429天艰苦建设,5月13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建成开园,全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完工,首颗武汉造卫星下线。在航天第三极建设中,武汉迎来卫星批量化生产时代。

本次活动一共邀请了150多位国家部委以及省、市领导及专家,共同见证产业园开园以及我国首条智能小卫星生产线首颗卫星下线这一举世瞩目的时刻。

来了!首颗汉产卫星!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首颗卫星下线

据介绍,本次下线卫星是面向批产的典型卫星, 重量不到300公斤,具有大带宽通信能力,主要由姿轨控分系统、综合电子分系统和有效载荷分系统等7大系统组成。

来了!首颗汉产卫星!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首颗卫星下线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广宝:”这颗卫星我们从设计之初,我们就考虑到生产,所以基本上算是打通了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的一系列的环节。”

来了!首颗汉产卫星!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首颗卫星下线

与传统卫星生产线相比,武汉智能生产线具有“柔性智能化、数字孪生、云制造”等典型特征, 通过采用智能制造先进技术, 可实现生产过程中精准感知、关键工序质量实时控制、制造全过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等功能, 实现了适应多品种变批量需求的可重构技术等11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满足1吨以下小卫星年产240颗总装集成测试( AIT) 的需求。

来了!首颗汉产卫星!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首颗卫星下线

邹广宝介绍,武汉智能生产线可以适应50~1000公斤各种重量的卫星,构型从框架式到平板式,各种类型都适用,“所以说它具有柔性,智能这块主要是整个生产过程,是全数据驱动的数字孪生,主要是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我们叫从虚拟空间到实体空间这么一个转换,目的是为了减少实体空间的试错,以提高研发效率,降低质量成本。”

来了!首颗汉产卫星!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首颗卫星下线

首颗卫星下线,有效验证了卫星智能生产线的可行性, 标志着卫星批产时代的来临。该产线的投入使用将会带动卫星产业的研制模式转型及生产能力升级,小卫星的生产效率将提高40%以上,单颗面积需求将减少70%以上,单星生产周期将缩短80%以上,人员生产效率将提升10倍以上。

来了!首颗汉产卫星!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首颗卫星下线

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龚健雅提出,要聚焦天基遥感实时监视关键技术攻关,充分发挥湖北卫星批生产制造能力,快速推动遥感卫星产业化步伐,引导遥感卫星产业有序健康发展。“结合湖北省、武汉市,特别是今天参观的这一个卫星产业化基地,我建议我们国家肯定要构建一个天基遥感的实时监测系统,它需要有高中低轨来结合,需要成像和视频的系统一起结合,然后需要光学的和雷达卫星的结合,也需要通讯、导航、遥感的一体化。在整个星座设计方面,我们做了一个仿真,要保证在任何一个地方,全球任何一个点的平均同访的时间8分钟,那么同访的卫星大概需要120颗。”

据了解,武汉卫星产业园整体规划用地426亩,2019年启动一期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多功能产业生态中心、航天器智能制造中心、空间大数据应用中心等。园区已有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等10家单位签约入驻,初步构建成新型空间产业生态体系。

来了!首颗汉产卫星!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首颗卫星下线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刘石泉介绍,航天科工自觉融入湖北省和武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协同打造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以卫星产业园为代表的一批航天高科技产业项目,推动构建资源集约、开放共享的航天产业生态,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我们致力于培育卫星设计制造一体化和快速产业能力,将卫星研制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制造等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卫星柔性智能生产线,提高卫星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和整体效能,为后续批量化推进制造,和大型星座的构建,逐梦中国星谷提供有力支撑。

据预测,小卫星智能生产线将在一年时间内达成240颗卫星产能。卫星产业园还将不断吸引卫星产业配套上下游企业产业生态聚集,全力打造国内最具研产实力和行业资源吸引力的以“聚合、开放、共享、创新、普惠”特征的“三公里生态圈”;以卫星智能生产线为核心,构建基于数字孪生、柔性智能、云制造的新型研制生产模式,推动形成卫星快速设计制造一体化能力。

责编:齐雯

融媒体记者:黄鹏 陈哲峰 姜雪晴

通讯员:陈静

编辑:周琛

来了!首颗汉产卫星!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首颗卫星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