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或达百万:“紫领工程”重塑智能制造人才转型路径

后疫情时代,智能制造无疑成为一个风口。

2020年的新冠疫情一度令各国经济停摆,但也为智能制造按下了加速键。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拓墣产业研究院表示,导入智能制造将是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生存关键,除了带动AR、远程操作、视觉识别等相关工具与技术发展,也透过部署更多自主无人搬运车(AGV)、行动机器人(AMR)等运输机器,减少人力以维持社交距离。

无人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物流等新模式在疫情期间的应用,让全球各界对智能制造的疫后发展抱有更高期待。拓墣产业研究院预测称,2024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上看4000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达10.1%,主要成长动能来自远程与非接触技术的升级。

一方面是智能制造持续被看好,但另一方面,行业依然面临人才供给结构不平衡、人才供给不足、就业服务仍需加强等诸多挑战。近日发布的《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预测报告》重点研究了智能制造产业链中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生产、智能服务等三个环节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报告预测到2025年,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缺口数量将接近100万人。

缺口或达百万:“紫领工程”重塑智能制造人才转型路径

近日,联想集团正式宣布启动“紫领工程”,意在加速培养智能制造相关人才。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乔健在论坛上致欢迎辞时指出,“我们希望通过‘紫领’工程,与大家共建培养‘紫领’人才的生态圈,为新IT时代培养智能制造中坚力量,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新IT”产业支撑

在技术推动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和技能的发展与转型已迫在眉睫。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所发布的 《未来就业报告》显示,随着科技应用面的扩大,一半的劳动力需要在2025年之前完成技能重塑。对于那些继续做着本职工作的员工,到2025年将改变的核心技能所占比例为40%,而所有员工中有50%需要技能重塑(提高了4%)。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今年1月则发布《中国的技能转型:推动全球规模最大的劳动者队伍成为终身学习者》。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可能有多达1/3的职业和技能变更将发生在中国,多达2.2亿中国劳动者可能因自动化技术的影响而变更职业。

转型的方向无疑是“新IT”(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智能化变革),亦即基于“端(智能物联网终端)—边(边缘计算)—云(云计算)—网(5G网络)—智(行业智能)”技术架构赋能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变革所需要的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

这也就意味着,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就此,国家层面也在进行相关部署。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办好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就业导向,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促进就业质量提升。会议同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业成果融通互认等作了规定。

此外在相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标准体系方面,国家层面也在进行强化。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刘宝民介绍,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标准,而在十四五期间,关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除实施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设置标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外,教育部还将研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评价导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估办法》。

而近期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版)》则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对接,“对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体系,做好不同层次专业间的区别和衔接,在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刘宝民表示。

缺口或达百万:“紫领工程”重塑智能制造人才转型路径

联想武汉产业基地

作为IT产业的龙头企业,联想在智能制造人才转型上拥有自己的思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是智能制造领域非常核心及前瞻性的技术,我们需要将这些技术和生产工艺进行深度融合才能进行应用,”联想集团副总裁、合肥联宝产业基地负责人柏鹏直言道,“这就非常需要人才对技术和生产工艺流程两方面都很熟悉。”

因此,“紫领”将成为制造人才的转型方向。所谓“紫领”人才,是指符合智能制造要求的,既熟悉实际制造流程又了解相应技术理论,兼具动手操作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未来几年,中国对于此类人才的缺口将以数百万计,所以我们任重道远。”乔建透露,2020年联想合肥联宝工厂全年产值达到千亿,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则从2019年的几千人直升至2020年的上万人,2021年则需要两万人。“市场对这类人才的培养都有着巨大需求,联想就是一个佐证。”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想集团发起了“紫领工程”,旨在培养新IT智能制造所需要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紫领工程对于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认为联想集团作了一件‘有眼光、有情怀、有担当’的大事、好事。”刘宝民评论道。

“紫领”人才生态圈

“紫领”人才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分层次进行,这也就意味着,“紫领”人才生态圈的构建尤为重要。

联想集团发起的“紫领工程”,正是意在打造这样的生态圈。据了解,“紫领工程”将协同集团内部联想教育、联想供应链、联想公益基金会等部门,携手高校与职业院校,共同打造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生态圈,向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人才。

乔建介绍,“紫领工程”共有三个关键环节。首先,联想教育推出“新IT产业学院”,基于联想智能制造产业技术与员工高阶技能进行课程开发,同步向职业院校和社会人士推广,助力产业升级与高技能人才的梯队培养,打造完整的产教融合闭环链路。

缺口或达百万:“紫领工程”重塑智能制造人才转型路径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 乔健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教育总裁李祥林表示,“新IT产业学院”将围绕“端-边-云-网-智”的技术架构,开发各方面的专业,专业方向包括软件工程、智能制造、IT基础架构和智能终端四大方向,以及细分的14个领域。

缺口或达百万:“紫领工程”重塑智能制造人才转型路径

联想集团联宝科技

另一方面,围绕智能制造相关技术,“新IT产业学院”会根据行业及平台特点,开发专业课程及基础课程。同时,学院还会结合联想的产业技术进行再造或开发,形成新的一套体系,并和知名院校、相关技术院校进行合作培养人才。

在人才认证方面,“新IT产业学院”也有自己的思路。李祥林表示,目前联想教育正在将联想的企业证书标准对外输出,与各部委及国际组织合作搭建包括企业证书、国标证书及部委合作证书的梯队。

“紫领工程”的第二个关键环节是公益基金的力量。据了解,联想公益基金会将为来自乡村及欠发达地区的中高职学生提供资助,为他们提供学习、实习、就业等支持,与联想教育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是中国下一代发展特别重要的机会,这个机会里边既有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的孩子们,也有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孩子们。”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刘晓林指出,“联想做了二三十年公益,越做越觉得献出爱心是越来越复杂的课题,很高兴借助紫领工程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施展空间。”

而作为产业端,联想供应链将会持续吸纳紫领人才,此外还将通过一系列入职和在职培训,帮助新员工迅速进入生产角色,更能带动老员工跟上新时代的技术要求。

柏鹏表示,合肥联宝工厂作为联想供应链的一部分,订单节奏变化较大,每年也有巨大的人才需求。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联宝工厂除了与院校的合作之外,自身也进行了诸多投入,包括入职培训、在职培训及技能大赛等。同时,工厂还与外部院校进行圆梦计划的相关合作。

而在紫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联宝工厂还会根据岗位需求予以激励,促成管理通道、技术通道的双通道发展。“在人才技术发展到一定级别时,技术人才得到的总体奖励甚至不低于管理岗位。”柏鹏透露,“我们有一系列的政策用于培养紫领人才,助力紫领人才的技能逐步提升。”

乔建指出,联想“紫领工程”不仅意在传授技能,更希望回归“人”本身,通过弘扬 “工匠精神”,真正焕发出劳动者的价值。“产业工人不应该成为在重复劳动中随时被取代的‘螺丝钉’,而是成为懂技术会创新的‘大国工匠’、‘一线发明家’。唯有让劳动者有技术有信念,中国智能制造才有更好的未来。”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